創辦人的話
「老友所醫」不只是一項服務,而是對應人口老化和醫護資源失衡問題的一場小革命。
善治病人是醫生的責任和使命。我在醫科畢業後,曾於公立醫院服務七年,對公立醫院老人醫療、急症室服務和外展服務的局限性,以及公私營醫療資源失衡等情況,有深刻體會。
「改變醫護服務的提供方式」(Changing the way health delivers),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課題。我期望「老友所醫」成為解決方案之一 ── 善用創新資訊科技為長者配對適時、優質而費用相宜的醫療服務,期望真正做到老有所醫。
記得一次為「老友所醫」平台應診,到達院舍時,我看到一位瘦弱的長者身上有一片大如拳頭的爛肉。原來那位老友記早前因為小病入醫院,卧牀久了而弄出肉瘡。類似的故事,大概天天在發生。
在院舍層面,如果平日的基層醫護服務到位,長者入急症室或因病住院的機會自然大大減低,有益長者身心健康之餘,也有助紓減公共醫療系統的負荷。
香港人口持續老化,未來10年,長者醫療需求勢將高速增長,但醫療資源,特別是公立醫療系統的資源卻嚴重不足,推展社區本的醫療照顧服務,需求迫在眉睫。
老人院的陳婆婆身體不適,需要睇醫生;區內鄰近一間診所的李醫生正好在休息時段。這麼近又那麼遠的兩個人,原本互不相干,「老友所醫」把他們連結起來。李醫生上門到院舍為陳婆婆診症,並隨即用手機指示診所護士配藥,處方藥物半小時內便可送達。
我們有一位醫生是雙職母親,為了照顧初生孩子而無奈放棄診所的全職工作。「老友所醫」給她靈活的工作機會,也讓她有機會服務老人家。
期望有你的支持,讓「老友所醫」這個上門診症預約平台繼續創造可能。